聚优号

在广阔天地成长成才(大家谈·选择西部 扎根西部 建功西部②)

时间:2025-04-15 10:40:00

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使命,教育引导、帮助支持广大青年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高等教育责无旁贷。本期大家谈,我们关注高校如何发挥所长,助力青年学子逐梦西部沃土。

——编 者

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韦 蔚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更是推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基石。近年来,我们探索实施“强师工程”,以“优师计划”和“启航计划”为抓手,持续为中西部输送优质师资,助力当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强教必先强师。作为国家“优师计划”首批实施高校,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招生人数每年稳步增加,至今累计已达2770人。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优师计划”师范生的回信中勉励他们,“毕业后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努力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这为我们继续做好这项工作指明了方向。

培养优秀师资,师范教育必须更加注重学用贯通、德才同育。在学生培养上,我们创新覆盖城乡两种教育环境的“双实践”模式,强化课堂学习和支教实践,引领学生坚定到基层教书育人的信念。首届“优师计划”师范生熊国锦,来自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正是多次回家乡宣讲、支教,帮助他坚定了自己的理想:再回到大山,做山里孩子的引路人。在他的影响下,多名同学也报考了“优师计划”,立志成为家乡教育的播种者。薪火相传、梦想接力,教育的意义更加彰显。

让青年教师在基层“扎下根”,还需构建全链条支持体系。学校创新实施“启航计划”,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一线从教,践行“扶上马,送一程,服务终身”的理念,构建系统化的跟踪帮扶机制,为师范生长期从教、终身从教提供一揽子支持。例如,对相关毕业生进行专项奖励,组织教育教学专家等对毕业生进行指导,组织毕业生参加集中培训,打造业务交流与研讨共同体,加强与毕业生及其所在单位的联系、协助建立“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室”。从招生、培养、输送到职后支持、教育质量监测诊断、奖励的全流程、闭环式、系统性举措,让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源源不断为西部地区培养、输送青年教师,使命光荣、意义重大,我们将继续为之付出努力。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珠海校区党委书记,本报记者吴月采访整理)

回答好“为什么”“怎么做”

陶 甄

为什么要到西部去、去西部能干什么,是存在于不少学生内心的困惑。引导学生找到答案,正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抗日战争时期,时任浙江大学校长的竺可桢先生带领师生西迁办学,与贵州遵义、湄潭结下缘分。立足校史和国情,我们讲好西部故事、援教故事,让学生们感知学校与西部地区文脉相通、紧密相连。在历史的感召下、时代的呼唤下,截至去年底,浙江大学支教团先后有300多名学生赴西部开展支教。

借助“浙江大学智慧互联网+教室”,将浙江大学与社会各界的优质教育资源引入西部校园;联络爱心单位,引资建设标准足球场、修缮校舍、资助困难学生;举办“新年同心”爱心传递活动,通过“心愿认领”与2600公里外的浙江大学师生结对,累计帮助500多名贫困学生圆梦……扎根这片土地,支教团成员想方设法为当地教育作出自己的贡献,更亲身寻找到了“为什么”“怎么做”的答案。

在四川凉山,彝族孩子在支教老师带领下朗读文章、品悟生活;在广西大化,孩子们与国家运动员、奥赛金牌得主零距离接触;考上大学的云南景东学生给支教团来信,“希望将来有能力,将感受到的关爱传递下去”。“在西部大地,在三尺讲台,我看到了脱贫攻坚、乡村全面振兴如何让西部基层焕然一新,也感受到国家政策如何在个体上显出成效”,有支教团成员写下这样的心得。正是在支教过程中,青年学子看见了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的结合,感受到了肩膀上沉甸甸的使命,这些经历和感受无疑是受益终身的宝贵财富。

将青春挥洒在西部大地,将理想根植于祖国热土,这前赴后继的接力,定能汇成推动西部地区蓬勃发展的澎湃动能。

(作者为共青团浙江大学委员会副书记)

青春接力源自榜样引领

周林伟

2000年,保定学院15名毕业生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且末县任教,由此开启一段绵延25年的深厚情谊。而今,支教的主体已变成00后。2024年保定学院前往新疆且末任教的11名毕业生中,10名是00后。

为何能薪火相传?赴疆任教学生这样回答:“听着师兄师姐们的故事上完大学,现在我来接力了。”身边的典型最具说服力。我们通过讲好支教故事影响人、感召人,引导在校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学成之时到基层一线建功立业。学校建设了西部支教主题展馆,并在这里开展“入学第一课”,不少学生一入学就在心中埋下了到西部教书的种子。一些学生在大三时就选择来到且末开展顶岗实习支教。校园生活的潜移默化、熏陶感染,让“到西部去”成为不少学生自然而然的选择。

有方向,还要有清晰的实现路径。出台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就业的举措;设立西部支教爱心救助金;建立继续教育学院且末分院、援疆支教图书馆,为西部支教毕业生进修提升本领提供支持……我们持续打造全链条服务西部人才培养体系,帮助青年学子的梦想落地生根,汇成边疆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力量。

对历史最好的致敬,是书写新的历史。我们将持续做好人才培养和服务工作,引导更多青年学子用火热的奋斗,书写服务人民、奉献祖国的壮丽诗篇。

(作者为保定学院党委副书记,本报记者史自强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15日 09 版)

编辑:郑健龙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相关推荐
宜宾筠连特校:体育复健促健康,比赛现场放光芒

宜宾筠连特校:体育复健促健康,比赛现场放光芒

“体育复健进校园”是省残联贯彻落实“健康中国”建设、实施“体育强省”战略的重要行动,是在全国首创的深化残疾人群众体育的新举措、新路径,对促进特殊学生身心康复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4月27日,宜宾市筠连县特殊教育学校举行“体育复健进校园”暨2025年春期学生运动会,全校师生和部分学生家长参加。运动会

2025-04-29 17:24:00

河北保定:构建“体育+”模式发展赛事经济

河北保定:构建“体育+”模式发展赛事经济

4月20日,2025保定马拉松鸣枪开跑,25000名跑者齐聚古城。赛道旁,3614名青年志愿者挥舞助威棒。本次赛事以“魅力新保定,跑向新未来”为主题,由中国田径协会认证,河北省体育局指导,保定市人民政府主办,设置马拉松、半程马拉松、欢乐跑三大项目。其中,欢乐跑项目专设1000组亲子名额,鼓励全家齐上

2025-04-26 00:35:00

壹点发布 |德州将实现全市1-7年级教室护眼灯全覆盖

壹点发布 |德州将实现全市1-7年级教室护眼灯全覆盖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梦晴4月22日,德州市召开“2025年度民生实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体育局分别介绍本部门承担的2025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开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近年来,全市教育系统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实施了一大批民生工程。202

2025-04-22 15:52:00

东北师大坪山学校实施“阳光午休改良计划”

东北师大坪山学校实施“阳光午休改良计划”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刘育銮中午时分,东北师范大学深圳坪山实验学校内热闹非凡,孩子们的欢呼声与呐喊声此起彼伏,学生在阳光下尽情享受游戏的快乐。东北师范大学深圳坪山实验学校创新实施“阳光午休改良计划”,学校小学部的学生们每天12:20-12:35到操场有序开展阳光运动。在15分钟的“身心充电时光”

2025-04-21 12:33:00

潍坊19所技工院校面向全市招生

潍坊19所技工院校面向全市招生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21日讯 技工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技能人才。21日,记者从潍坊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2025 年市区中考政策和全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政策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目前,潍坊全市共有技工院校19所,其中技师学院7所、高级技工学校3所,技工学校9所,

2025-04-21 12: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