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优号

为荧光增白剂摘“黑帽”

时间:2025-04-11 07:23:00

“有这种成分的不能买,会致癌”“68秒就会被身体吸收”“长期接触会破坏免疫系统”……这些频繁出现在短视频平台上所谓“科普”视频中的、令人触目惊心的警示语,针对的都是荧光增白剂。一些视频博主为增强其说服力,甚至搬出了“科学试验”:用紫外线灯照射衣物或纸张,若出现蓝色光斑,便宣称“含有荧光增白剂,危害健康”。更有商家借机兜售“荧光检测笔”,声称可快速鉴别产品安全性。在某电商平台,售价40余元的检测笔月销量超千件,评论区充斥着消费者焦虑的留言:“孩子衣服检测出了荧光反应,吓得全扔了!”通过算法推荐的传播机制,这类内容在社交平台持续发酵,相关话题播放量动辄破百万次。

紫外灯照测荧光剂是伪科学

网上流行的检测荧光增白剂的试验科学吗?几十元一支的检测笔能检测出荧光增白剂的含量吗?有检测机构工作人员自费购买了网上销售的检测笔,通过视频记录了自己的试验过程。他用检测笔在未经处理的胚布上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0;在加入微量荧光增白剂的白布上进行检测,检测值为7.02;在检测经高浓度荧光增白剂处理的白布时,检测值骤降至0.02。“检测结果完全随机,并无科学依据。”该检测员直言道。

事实上,荧光反应是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普遍现象。酱油、白酒、咖啡等食品在紫外线下会发出荧光;虾、蟹、水母等海洋生物的甲壳中天然存在荧光物质;人体必需的维生素A、一些天然氨基酸也具有荧光特性。“紫外线灯只能判断物体是否有荧光反应,但无法鉴定其分子结构和类别,更无法判断其是否对身体有害。”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张雷强调。

规范使用荧光增白剂安全无害

荧光增白剂本质上是一种染料,是一种通过光学原理改善物品外观的化学物质。它通过吸收肉眼不可见的紫外线,激发出肉眼可见的蓝紫色荧光,与物品表面的黄光互补,从而提升白度或色彩鲜艳度。这种作用属于物理光学现象,不会与物品发生化学反应,也不会破坏衣物纤维结构。

科学研究表明,合规使用荧光增白剂是安全的。如我国《洗涤剂用荧光增白剂》标准(QB/T2953—2008)明确规定了洗涤剂中可使用的荧光增白剂安全类别(如二苯乙烯基联苯类)。关于荧光增白剂致癌、有毒、致敏的说法,都是不科学的。

据介绍,荧光增白剂在洗涤剂中的功能与漂白剂有本质区别。“漂白剂通过化学反应分解色素,有可能会损伤衣物纤维。而荧光增白剂仅通过光学补色原理‘修饰’衣物外观,类似为衣物‘打光’的美颜滤镜,不会破坏纤维结构。例如白色衣物因污渍泛黄时,荧光增白剂可恢复视觉上的洁白感,但对织物本身无损害。”张雷分析说。

消费者无需对合规产品中的荧光增白剂过度担忧。国内外监管机构均对荧光增白剂的使用作出了严格的限值规定,只要是正规品牌都会严格把控添加量。消费者日常选购时,标识完整、渠道正规的产品即可安心使用。

加强平台监管阻断谣言传播链

当前,荧光增白剂被“污名化”的现象折射出网络科普的深层困境。短视频平台成为传播谣言的重要途径,一些博主为了流量将荧光反应与毒性强行关联,还炮制出所谓的“试验”吸引眼球,利用公众化学知识的欠缺制造恐慌。

荧光增白剂被误解的现象并非个例。从“味精致癌”“千滚水有害”到“防腐剂全有毒”,许多化学物质都经历过被妖魔化的阶段。究其根源,一方面是公众科学素养与信息爆炸时代形成错配;另一方面是平台监管不到位。

有业内人士建议,平台需建立科学审核机制,对于涉及健康科普的内容,应引入第三方机构予以辨别,杜绝各种伪科学肆意传播。据悉,2023年,某平台试点“谣言标记”功能,用户点击“荧光增白剂致癌”标签时,会自动弹出权威机构的科普链接。平台可以在阻止谣言传播方面施展更多作为。

荧光增白剂的“正名”之路,实为一场科学与谣言的拉锯战。当平台筑牢信息过滤网,当权威声音穿透流量泡沫,当公众学会用理性取代盲从时,更多被误读的“化学成分”才能回归其本来的角色,默默服务于现代生活,而非沦为恐慌的牺牲品。(利文)

来源: 中国消费者报

相关推荐
广州人均500元的连锁日料店,被曝回收客人食材!天河市监已介入

广州人均500元的连锁日料店,被曝回收客人食材!天河市监已介入

【来源:番禺日报】4月25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内部员工爆料,连锁高端日料品牌“水濑放题”广州一门店存在回收顾客食材重新使用的情况。4月26日,该网友向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已向12315平台提交举报材料;涉事门店工作人员回应称,上述传言不实,为离职员工的恶搞行为;广州市天河区市场监管局回

2025-04-27 20:07:00

新疆5A级景区门票全免?官方辟谣

新疆5A级景区门票全免?官方辟谣

近日,内容为“从4月起至6月30日新疆各大5A级景区门票统统免费”的信息在多个新媒体平台流传,引发网民关注。经向有关景区核实,均未实行类似优惠政策,此类信息涉嫌个别旅行社利用自媒体平台发布不实信息,误导消费者,严重扰乱旅游市场秩序。来源:新疆发布微博

2025-04-27 08:48:00

外卖价格、速度哪家强?记者实测美团、饿了么、京东

外卖价格、速度哪家强?记者实测美团、饿了么、京东

澎湃新闻记者 薛莎莎 朱轩 吴琪近日,京东与美团的“外卖大战”成为舆论焦点。美团、饿了么和京东三大外卖平台,围绕品类、价格、配送速度等全方位较量就此展开。外卖品类哪家全?实付价格哪家划算?配送速度哪家强?就此,记者设置了同一个收货地址,使用刚注册的三个全新账号,下单了相同商品,展开了实测。结果显示,

2025-04-26 20:58:00

微软Defender XDR误判,导致超1700份机密文件泄露

微软Defender XDR误判,导致超1700份机密文件泄露

IT之家 4 月 25 日消息,科技媒体 borncity 昨日(4 月 24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微软 Defender XDR 误报,将 Adobe Acrobat Cloud 链接错误标记为“恶意”内容。IT之家注:微软 Defender XDR 是一个综合性的扩展检测与响应(XDR)平台,主

2025-04-25 10:33:00

旅游平台:“五一”假期中国县城或将迎旅游热潮

旅游平台:“五一”假期中国县城或将迎旅游热潮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4月24日电 (记者 刘亮)“五一”假期临近,一批中国县城或将迎来一波旅游热潮。 中国在线旅游平台去哪儿24日发布的大数据显示,平台上,“五一”酒店预订已覆盖全国1229个县城,预订量同比增幅达两成;县城高星酒店今年预订量同比增长逾三成。具体看,福建平潭县、广西阳朔县、四

2025-04-25 07: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