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优号

助力乡村振兴·帮扶革命老区——当百年农大遇见红色凤城

时间:2025-06-18 17:17:00

6月18日,正值中国农业大学120周年校庆倒计时120天之际,助力乡村振兴·帮扶革命老区,“红韵匠心·凤城滋味”凤城特色农产品推荐会在中国农业大学稼穑工厂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国农业大学规划设计院与凤城市农业农村局共同主办,汇聚政府、高校、企业及名人多方力量,将凤城特色农产品与农大科研成果深度融合,为革命老区凤城的产业与文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强国先强农,农大做先锋”。开幕仪式上,中国农业大学校办产业党委书记李洋在致辞中表示,期待以本次校地合作为抓手,通过产学研用推协同实践,开启优势互补新篇章。

凤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阚朝东围绕凤城的自然资源与红色历史,重点介绍了凤城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具体举措,并期待未来与中国农业大学在农业产业升级、合作平台共建、人才共育等方面的深度合作。

随后,中国农业大学资产经营公司与凤城市人民政府签署《产学研用推合作框架协议》,中国农业大学规划设计院与凤城老窖签订定制酒合作协议。校地、校企多方合作助力产业升级,凤城乡村振兴也将迎来发展新篇章。

活动现场,奥运冠军王丽萍作为 “家乡推荐官”,通过分享亲身经历与老区故事,重点推介了凤城文旅及特色农产品,彰显出凤城儿女心系家乡的热爱之情和别样情怀。

在产业文化展示环节,凤城的非遗技艺与科技产品同台亮相。企业代表先后介绍了柞蚕丝及相关制品、凤城老窖、凤城鲜果制品以及冰点草莓等创新产品。凤城的特色农产品不仅底蕴深厚、品质优良,还融合了科技力量,具有非常明显的地域特色和发展价值。

借势农大120周年校庆,活动现场特设文创联动展区,展出孟菲斯风格笔记本、120周年校庆纪念版立体雕刻本等文创产品,与农大帮扶地或校友企业的优质特色农产品形成场景联动。

品红色好物,助老区新生。此次活动以 “红色热土” 为情感纽带,将农大的科技与文创资源精准导入凤城特色农产品产业链,为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提供了 “高校智力支撑 + 地方产业落地” 的实践样本。

相关推荐
厦门同安:打好融合发展牌 走稳振兴致富路

厦门同安:打好融合发展牌 走稳振兴致富路

同安现代农业发展持续提速,有农业“芯片”之称的种子种苗产业是同安的特色与优势。图为厦门同安闽台农业融合发展(种子种苗)产业园。夏海滨摄乡村,是最深的根,也是最宽的路。这是一片正在崛起闽南“种业硅谷”的沃土,众多台农跨越海峡前来编织“田园梦”;这是农产品焕发新活力的热土,各具特色的“一村一品”从小乡村

2025-07-09 10:44:00

脚步丈量乡村 数据支撑建言 洛阳师院电子商务学院社会实践队挖掘乡村“云端经济”

脚步丈量乡村 数据支撑建言 洛阳师院电子商务学院社会实践队挖掘乡村“云端经济”

七月的栾川,青山叠翠间飘着山茱萸的淡淡药香。7月2日,洛阳师范学院电子商务学院“数商青年,助力乡兴”社会实践队奔赴栾川县陶湾镇伊滨村、三合村、张盘村、协心村、常湾村等村庄,以“特色农产品线上销售情况”为主题开展深度调研,以青年视角挖掘乡村“云端经济”的潜力与挑战。在三合村,队员们通过实地走访、交流访

2025-07-06 14:03:00

信阳市平桥区五里镇:千亩荷塘“链动”农文旅,乡村振兴绘就新图景

信阳市平桥区五里镇:千亩荷塘“链动”农文旅,乡村振兴绘就新图景

十里水乡夏日清晨,信阳市平桥区五里镇千亩荷塘铺展如碧,荷香四溢。这里正以“荷”为媒,串起“赏、采、学、宿”全链条,将生态“颜值”转化为发展“产值”,成为当地农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样板。连片荷塘诗意荷塘,生态名片。漫步十里水乡旅游路,层层叠叠的荷叶宛如绿绸,托举着晶莹露珠;粉白相间的荷花亭亭玉立

2025-07-04 11:51:00

青春筑路天山南

青春筑路天山南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吴铎思 通讯员 邓丽娟日前,在国道217线新疆库车至沙雅公路建设项目工程现场,两幅总重1.2万吨的桥梁凌空“起舞”。以每分钟一度的精准节奏,分别完成77度与79度的转体,最终实现在南疆铁路上方的“跨越”。这座全疆在建跨度最大的双幅同步转体公路桥的完美“转身”,不仅刷新了技术纪录

2025-06-30 14:22:00

铜仁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精兵下沉基层 实干促推振兴

铜仁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精兵下沉基层 实干促推振兴

近年来,铜仁市大数据管理发展局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主心骨”和“动力源”,以“数字赋能、精准帮扶”为抓手,将大数据技术全方位融入乡村振兴的各个领域,绘制出一幅“数据引领、民生优先、产业升级”的帮扶蓝图。铜仁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驻村队员合影强化政治引领 筑牢人才帮扶“责任基石”“我们把精兵强

2025-06-30 12: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