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优号

老河口市竹林桥镇:践行“一线工作法”破难题聚力乡村振兴谋新篇

时间:2025-04-23 17:15:00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何主责)张洼蜜薯增收扩产建起了红薯窖、育苗棚,还有了粉条厂。

帮企业招工,促村民就业,干部到民营企业点对点服务让双创产业园蓬勃发展。

清了河水、绿了青山,春季赏花观鸟时节,不少市民慕名来到西排子河湿地公园,为蒿堰河生态治理成效连连点赞……

强产业、优服务、抓治理,在田埂上、车间里、湿地边,竹林桥干部通过“一线工作法”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挖薯机来回穿梭。通讯员 供图

今年以来,老河口市竹林桥镇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坚持问题在一线发现、矛盾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推动、形象在一线树立,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三大领域,以务实作风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举办蜜薯节。通讯员 供图

深耕在一线,因地制宜培育富民“甜蜜果”

在竹林桥镇大张洼村的红薯种植基地,一派繁忙景象映入眼帘:挖薯机来回穿梭,一垄垄红薯从泥土中翻滚而出,村民们正忙着给新出土的红薯去泥、分拣、装车,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大张洼村发展红薯产业已有6年之久,种植面积达400多亩,产出的红薯品质高,非常受市场欢迎,但是在种植、储存、销售等环节不足限制了产业规模化发展。2月份,竹林桥镇党委副书记熊禹在走访调研中了解到传统红薯储存方式损耗大、周期短,无法实现错季销售增值。为尽快解决发展堵点,竹林桥镇组织村两委干部和种植大户赴外地考察学习,最终决定在大张洼村建设300平方米的智能化红薯窖,年可储存300万斤红薯。村民牛玉章感慨道:“有了这座红薯窖,我们能够更好地控制温度和湿度,从而延长红薯的储存期。这样,我们就能在市场上避开高峰时段,卖出更高的价格,实现更大的收益。”

在销售环节,竹林桥镇通过搭建电商平台、举办蜜薯节等方式,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张洼蜜薯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让张洼蜜薯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助力“小特产”做成“大产业”。如今一个个香甜软糯的蜜薯,每亩平均创收800多元,成为农户们增收致富的“金疙瘩”。

(双创)产业园。通讯员 供图

走访园区企业。通讯员 供图

走访园区企业。通讯员 供图

服务在一线,筑巢引凤激活发展“新引擎”

走进竹林桥镇中小微(双创)产业园,机器轰鸣,工人忙碌,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该园区占地总面积约36亩,总投资2000万元,建设四栋标准化工业厂房10,100平方米和600平方米的办公楼一栋,配套厂区道路、供排水、供电、消防、绿化、停车场等附属设施。

今年以来,竹林桥镇成立由镇主要领导牵头的项目服务专班,定期走访园区企业,了解生产经营困难,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2月份,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朱俊锋带领项目服务专班在走访湖北瑞森新材料有限公司时了解到,该公司刚入驻不久,新生产线即将投入使用,但面临严峻的招工难题,急需大量熟练工人,否则将影响生产进度。专班迅速与市人社局沟通,依托老河口市2025年“春风行动”,组织村、社区两委干部广泛宣传招聘信息,并带领有就业意愿的村民前往企业实地参观工作环境,让村民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薪资待遇、工作强度等事宜,先后推荐200余名群众报名,50余人签订用工协议,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目前,中小微(双创)产业园已有2家中小企业入驻,全部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亿元,税收200余万元,解决70余人就业。

河道沿岸的绿化。通讯员 供图

环保志愿者沿河巡查。通讯员 供图

蒿堰河生态环境。通讯员 供图

治理在一线,生态修复打造美丽“风景线”

“真没想到,治理刚满一年,水已经变得这么清了,河道沿岸的绿化也这么丰富了。”竹林桥社区党支部书记王长进站在蒿堰河竹林桥段岸边发出由衷赞叹。

蒿堰河是西排子湖国家湿地公园的一条重要支流,其水质直接影响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过去,由于污水管网年久失修、堵塞,导致生活污水外溢,不仅影响周边农田耕种,还污染了蒿堰河水体。2024年以来,竹林桥镇将蒿堰河生态环境治理作为重点工作来抓,聚焦河道淤积、污水排放、岸线乱占等突出问题,采取清淤疏浚、截污纳管、生态修复等综合措施,完成沿岸80余户居民生活排水接入污水管网,建设改造智能截流井6座,治理河道8000米,建设生态植草沟8000米,生态滞留塘4座。

今年,蒿堰河治理已基本告一段落,但如何长期保持蒿堰河生态环境,成为竹林桥镇的重要课题。镇党委组织调研组走访沿岸村组,同村内群众干部一同商议办法,最终决定在原有镇村两级河长基础上,推出“河长制+志愿服务”模式,将8000米河道划分为5个责任段,组建多支由党员、群众和环保志愿者组成的护河队伍,定期开展沿河巡查活动,清理河岸垃圾、劝阻不文明行为,并向周边居民宣传环保知识,倡导爱护沿岸绿化。如今的蒿堰河,河水清澈见底,两岸绿树成荫,成为了周边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和生态宜居的“风景线”。

相关推荐
多方共话AI场景化应用 双流举办人工智能生态建设沙龙

多方共话AI场景化应用 双流举办人工智能生态建设沙龙

红星新闻网(记者 覃霞)4月29日报道 29日,成都市双流区发改局联合赛迪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集团)四川有限公司主办,成都市双流区经济和信息化局、成都芯谷发展服务局、中科芯未来微电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支持的“跨界融合・创新无界——人工智能场景化应用与产业生态共建”主题沙龙活动在中科芯未来会议厅举办。活

2025-04-30 11:33:00

顺丰2024ESG报告出炉:AI深入绿色低碳应用场景、首创骑手委屈关怀金

顺丰2024ESG报告出炉:AI深入绿色低碳应用场景、首创骑手委屈关怀金

近日,杭州顺丰同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顺丰同城)发布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ESG报告),连续第四年向社会披露可持续发展实践成果。报告从责任治理、绿色发展、员工成长、骑手生态、社会责任、优质服务等多维度呈现公司践行ESG的进展与成效。面对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良好的治理成为企业稳固发展的关

2025-04-29 19:14:00

网红打卡点再出事,3人施救不幸遇难!

网红打卡点再出事,3人施救不幸遇难!

4月19日云南昭通市鲁甸县乐红镇关溜村的牛栏江段因河道水位急剧上涨致使4人被困河道中被困河道的父女拿到救生圈危急时刻现场多名群众加入到救援行动中 最终众人合力在湍急的江水中救起3名被困者令人痛心的是3名施救者及1名被困者不幸遇难事发水域河段据了解该河段因风景优美成为未开发的“网红打卡地”事发当日多名

2025-04-28 21:54:00

四川启动2025年度生态质量监测

四川启动2025年度生态质量监测

从四川省生态环境厅获悉,近期,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已全面启动2025年度生态质量监测,计划将对森林、草地、湿地、城乡、农田和水体等近300个生态质量样地开展监测。 数据显示,去年全省组织完成了281个生态样地监测,记录到植物1282种、哺乳类36种、鸟类387种、两栖类27种、蝶类189种,其中发

2025-04-28 20:53:00

为完善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为完善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珍爱和呵护地球是人类的唯一选择。随着全球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能源资源短缺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生态治理成为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

2025-04-24 03: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