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一场流动的非遗盛宴在苏州古城的青石板路上铺陈开来。十全街、凤凰街、平江路雪糕桥、拙政园百家巷……非遗市集、非遗体验课堂、非遗电影展映……静态与动态相结合,让市民游客沉浸式感受苏州非遗之美。


记者看到,在园林意境浓厚的百家巷内,檀香扇在匠人指间开合,暗香浮动成吴门风雅;雷允上的药香氤氲着时光沉淀的智慧;橄榄核在刻刀下幻化万千气象,方寸之间自有大千世界。移步换景间,苏绣随光影流转,丝线在素绢上勾勒出流动的水墨江南。


位于平江路雪糕桥附近,沿河而设的非遗展厅,让文化传承成为触手可及的日常美学。缂丝与澄泥石雕对话,仿古铜炉与当代陶艺辉映。五一期间,雕刻芬艺术馆与浩苏坊工作室轮流登场,让市民游客近距离感受“刀尖芭蕾”,雕刻属于自己的江南文化记忆。


位于十全街上的“非一般的市集”南园专场,古琴快闪在喧闹中流淌千年清韵,“青新SHOW”的年轻人正用现代笔触续写古老传说,“来点艺术”将非遗元素解构成时尚符号。这里,非遗不再是展品,而是可触摸、可参与、可购买的都市美学。非遗课堂继续在凤凰街旅游咨询中心开课,游客们穿针引线间,织就的不仅是香囊,更是对精致苏工的文化解码。当宋锦流苏垂落衣襟,佩戴的便是流动的文化自信。

五一期间展映的影片从12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视角,讲述苏作手艺的前世今生。檀香扇摇动平江路的月色,核雕串珠映照拙政园的晨光,苏式糕点的甜香萦绕十全街的市集……苏州非遗正以鲜活姿态融入日常生活。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毕荣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