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优号

韶关始兴:植满城春意,绘绿美新篇

时间:2025-04-20 20:55:00

游走在韶关始兴的城乡大地之上,层峦叠翠的青山、蜿蜒灵动的溪流、繁花点缀的绿地尽收眼底,处处洋溢着绿美始兴生态建设带来的盎然春意和发展活力。从山林间植树造林的忙碌身影,到全民护绿的自主意识,再到生态产业的蓬勃兴起,始兴正以绿为笔,勾勒出一幅幅生机勃勃的绿美画卷。

始兴县城

满城山水皆绿意

始兴县,作为盛唐名相、岭南诗祖张九龄的故乡,自古便以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而著称。张九龄曾写下“日落青岩际,溪行绿筱边”等诗句,赞美始兴的绿美生态。如今,这座千年古邑在绿美行动的推动下,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

漫步山林中

近期,在始兴的各个角落,从县城到乡镇、从田野到山间,处处可见挥锹植绿的火热场景。自今年开春以来,始兴便抢抓造林黄金时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动员全县党员干部群众共同参与,掀起植绿、护绿、管绿的热潮。

“来来来,这个坑挖好了,就等树苗了……”新春之际,始兴县举办了2025年“深入推进绿美始兴生态建设”新春植树活动暨年度“植树月”启动仪式。活动现场,阳光洒下,微风轻拂,县四套班子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与广大党员干部、志愿者们一同齐聚太平镇纱帽岗村。大家手持铁锹,挥汗如雨,铲土入坑,种下了一株株承载着希望的树苗。众人热情高涨,分工明确,有的负责搬运树苗,有的专注挖坑,有的细心浇水,各个环节配合默契,有条不紊。在众人齐心协力下,2000余株乌桕、紫薇、香樟等树苗在此稳稳扎根,一株株新苗在春风中昂然挺立,为大地增添了勃勃生机。

骑行山林中

走进周前古村的码头,连片栽植的300株樱花树如今已静静盛开,繁花似锦,如云霞般绚烂。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粉色花朵相互交织,宛如大自然精心描绘的春日美景,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为乡村旅游增添了新亮点。

林下经济

“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过樱花,现在家门口就能赏花拍照,感觉特别幸福。”周前村村民黄丽霞开心地说。如今,这些花木不仅装点了城乡环境,更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到了花期,不少市民专程前来打卡,用镜头记录下这美好的景色。

周前艺术公社

据统计,今年以来,始兴县共组织254场植树活动,参与人数达8000余人,新植香樟、落羽杉、桂花等深受群众喜爱的常绿乔木12万余株,已完成年度种植目标任务,种植进度位居韶关首位,有效提升了始兴整体绿化水平。如今,漫步在始兴的大街小巷,满眼皆是绿意盎然,路边的黄花风铃木也已初绽芳华,金灿灿的花朵挂满枝头,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为这座千年古县增添了一抹靓丽的色彩。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始兴县创新采用“四个一点”模式,即县级财政支持一点、上级奖补争取一点、社会捐赠汇聚一点、村集体收入贡献一点,2600万资金如春潮涌动,为绿美工作注入强大资金动力。

大山大岭

在澄江镇暖田村,雷阿姨轻抚着树干上悬挂的“雷祖英”三个鎏金小字,眼里泛起温柔波光:“名字挂在树上,根就扎进心里喽。”这般“人树共名”的温情场景,正是始兴创新护绿的生动注脚。为了让新种下的树木茁壮成长,始兴县将绿化管护与党建品牌积分管理体系相结合,村民们通过参与树木的日常管护工作,不仅为家乡添绿,还能在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用品,这样的举措极大地激发了群众自主管护的热情,村民们积极投身于树木的浇水、施肥、修剪等工作,营造了全民参与绿美始兴建设的浓厚氛围。

竹林中

马市镇则充分发动三级党建网格、“睦邻制”等网格力量,定期开展日常管护巡查。由村(社区)“两委”干部和党员骨干组建的19支共165人的乡村绿化党员突击队,他们活跃在乡村的每一处,宣传政策、植树护绿,成为乡村绿色的坚实守护者。

护绿的意识,还源于始兴人民对古树的敬畏。周前古村有一株与老宅共生的500年古树,树干穿檐而过,枝叶覆满青瓦。“从前树遮房,人砍树,如今树压屋,人让房。”周前村村书记赖彩明站在这座为古树腾挪出的房屋前发出感慨。这座甘当“树柱”的老宅,成为了“让路于绿”的鲜活素材。当晨曦掠过古树新枝,这座千年古县正以“人退绿进”的胸襟,书写着新时代的“草木志”。

“广东杉树王”的故事同样动人。翻过始兴的几座大山,远远地就能看见一棵高耸入云的杉树,那棵高近50米、胸围近4米,有着320多岁的古树,静静伫立在罗坝镇大水村。“守树人”池月德说道:“祖辈迁来时它已是参天巨木,大雪压不断枝,山洪冲不垮根,护着村子三百年平安。”六代人恪守“保护古树”的祖训,让这株巨杉成为村民心中的“活族谱”。如今,它有了专属“身份证”“健康档案”与24小时监控,始兴人对古树的敬畏,在这代代相传的守护中,越发深沉。

“两山”转换成效显著

始兴拥有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称号,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77.88%,森林蓄积量达1674万立方米,在全省范围内名列前茅。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扎根这片土地,始兴县依托因地制宜的规划,让村民们口中常说的“竹子”“松茸”“茶叶”“灵芝”等资源,转化为撬动乡村振兴的“金杠杆”。

晨雾轻笼车八岭南麓,罗坝镇桃源村的林海泛起细碎声响,三百亩仿野生种植的红松茸迎来采收旺季。茂密的松林下,一簇簇赤褐色的菌菇正破土而出,采摘工人挎着竹篮俯身林间,动作娴熟地采收着这些“林间珍宝”。桃花源乡村旅游有限公司负责人林细标蹲下身,指着刚摘下的红松茸介绍,“你看这菌盖,比往年大了近两指,口感更脆甜。”

据了解,该批次红松茸种植区域每日产量约在1000至2000斤,预估今年每亩产量有望突破3000斤,每亩产值约达30000元。向山林要效益,红松茸撑开的,不仅是菌农增收的“致富伞”,更是乡村振兴与生态保护同频共振的新路径。

在距离罗坝镇的不远处,司前镇河口村百亩竹林里同样上演着“点绿成金”的故事,巨黄竹叶片沙沙作响,村书记官新华带领村民忙着采收。巨黄竹重量大、分枝少、成林快,一棵能发3—5棵。

官新华算起经济账:“去年5月种下的竹苗,预计采收2万棵,收入超10万元。”竹产业不仅能增加村民务工收入,又可以解决留守劳动力就业问题。村民王某喜笑颜开:“在家门口干活,一天能挣100多块呢!”这是始兴积极响应韶关市“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其中一个缩影。

眼下,始兴县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谋划打造县域“百亿级”竹产业集群,大力引进竹木加工、竹木工艺品制作等新型竹产业经营主体,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宽增收链,27万亩竹林正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华鹂公司“竹木四素分离开发”项目,兴之润公司竹扇生产项目,玖霖公司的竹产业项目、必硕竹基纤维素产品及竹浆模塑制品项目……一批批竹产业项目先后落地,总投资超百亿元。

从竹地板、竹茶具、竹桌椅等产品,到竹吸管、竹纤维餐盒、竹源新材料等生活用品,竹资源的高效利用串起了贯通“竹梢到竹根”的全产业链。

从“伐木换钱”到“育绿赚钱”,始兴用实践证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当竹纤维变成高端材料,当林下菌菇端上都市餐桌,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了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金山银山。

绿美始兴,美在生态,兴在产业。未来,始兴县将继续坚持“生态立县”战略,以绿色为底色、创新为动力,描绘一幅幅绿意葱葱、繁荣兴盛的崭新篇章。

文、图 | 记者 欧阳志强 通讯员 何俊铿 林文俊

相关推荐
第33届鞍山•千山梨花节 | 辽宁国际宠物产业品质电商合作交流活动火热启幕

第33届鞍山•千山梨花节 | 辽宁国际宠物产业品质电商合作交流活动火热启幕

4月29日下午,辽宁国际宠物产业品质电商合作交流活动在鞍山市二一九公园启幕。26个特色展区串联起涵盖商贸、文化、竞技的精彩画卷,吸引数千名市民与宠物爱好者热情参与。此次展洽活动邀请了全国宠物食品、用品、医疗、清洁洗护等企业近50家,来自世界各国各地的成规模的宠物繁育户近200家展商齐聚鞍山,搭建起一

2025-04-30 00:14:00

顺丰2024ESG报告出炉:AI深入绿色低碳应用场景、首创骑手委屈关怀金

顺丰2024ESG报告出炉:AI深入绿色低碳应用场景、首创骑手委屈关怀金

近日,杭州顺丰同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顺丰同城)发布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ESG报告),连续第四年向社会披露可持续发展实践成果。报告从责任治理、绿色发展、员工成长、骑手生态、社会责任、优质服务等多维度呈现公司践行ESG的进展与成效。面对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良好的治理成为企业稳固发展的关

2025-04-29 19:14:00

郯城县住建局党员赴杨集镇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郯城县住建局党员赴杨集镇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鲁网4月29日讯近日,郯城县住建局组织30余名党员干部赴结对共建单位杨集镇孔圩村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帮助农户完成10余亩蒜苔采摘,将“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到实处。下一步,郯城县住建局将进一步加强与杨集镇结对共建村联系,继续发挥行业优势,从群众需求出发策划开展接地气、受欢迎的志愿服务项目,开展惠民暖心

2025-04-29 11:07:00

四川启动2025年度生态质量监测

四川启动2025年度生态质量监测

从四川省生态环境厅获悉,近期,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已全面启动2025年度生态质量监测,计划将对森林、草地、湿地、城乡、农田和水体等近300个生态质量样地开展监测。 数据显示,去年全省组织完成了281个生态样地监测,记录到植物1282种、哺乳类36种、鸟类387种、两栖类27种、蝶类189种,其中发

2025-04-28 20:53:00

在上海,技能人才越来越吃香,今年底总量将达400万人

在上海,技能人才越来越吃香,今年底总量将达400万人

从自主移动机器人、工业4.0、人工智能工程技术,到物联网安装调试、养老护理……近日,上海市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来自各行各业的技能人才在竞技过程中崭露头角,展现大国工匠的精湛技艺和创新精神。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大批高技能人才。近年来,上海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今

2025-04-28 07: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