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优号

【春城时评】生态葬背后的文明温度与社会理性

时间:2025-04-07 09:41:00

近日,有市民向春城晚报热线反映,清明祭扫时她发现部分墓穴建造豪华、价格高昂,不仅浪费土地资源,还不如生态葬绿色环保,呼吁更多人选择生态葬。(4月2日《春城晚报》)

生态葬是指采用树葬、花葬、草坪葬等不占或少占地、节约资源、绿色环保的方式,将逝者骨灰回归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一葬式的兴起,既是对传统丧葬观念的挑战,也体现了社会文明进步和生态环保意识的提升,值得深入探讨。

从历史角度看,传统墓葬承载着厚重的文化习俗与情感寄托。但随着时代发展,其弊端逐渐显现。土地资源日益稀缺,大规模墓葬对有限土地造成巨大消耗。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死亡人口1110万人,2024年达1093万人。每年超千万人逝世,若长期沿用传统墓葬,土地资源将不堪重负。此外,传统墓葬所需的石材、木材等材料消耗大量自然资源,墓碑等设施的修建还可能破坏周边生态环境。相比之下,生态葬以其环保、节约资源的特性,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生态葬的环保理念与全球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契合。以树葬为例,将骨灰埋于树下,逝者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滋养树木生长,既不占用空间,又能实现生命与自然的融合,对环境的影响微乎其微。每一次生态葬,都是对自然的回馈,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生态葬的推广是对传统生死观念的革新。中国传统文化中,“入土为安”的观念根深蒂固,人们认为只有将逝者妥善安葬,才能让其安息。这种观念虽承载着对逝者的尊重,但也限制了丧葬方式的创新。生态葬打破了这一思维,倡导更豁达的生死观——生命的终结并非消逝,而是以另一种形式融入自然,实现循环与延续。这种观念的转变,需要我们以更理性的态度看待生死,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在于精神传承与对自然的贡献。

然而,生态葬的推广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传统观念的束缚使部分民众对生态葬存在抵触情绪,认为其缺乏仪式感,难以满足祭祀需求。另一方面,相关配套政策与服务尚不完善。例如,一些地区缺乏专门的生态葬区域规划,导致场地受限;后续管理与维护不足,也让部分民众对其长期效果心存疑虑。

要推动生态葬普及,需多管齐下。首先,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媒体、社区等渠道普及生态葬的环保意义与文化内涵,引导公众转变观念。还可举办生态葬仪式示范活动,让民众亲身体验其庄重与温馨,消除误解。其次,政府应加大政策支持,制定补贴政策,降低选择成本;合理规划生态葬区域,加强建设与管理,提供优质服务。此外,社会组织可开展公益活动,提供咨询与指导;企业可研发环保、美观的生态葬产品,如可降解骨灰盒,为生态葬提供更好保障。

生态葬作为一种绿色、环保、文明的丧葬方式,代表未来丧葬文化的发展方向。它不仅关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更关乎我们对生命意义的重新审视。虽然目前面临困难,但只要政府、社会与民众共同努力,打破传统观念束缚,完善政策与服务,生态葬必将走得更远,让每一个生命在终结时回归自然,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宽广的土地、更美好的家园。

开屏新闻评论员 周柯妤

责任编辑 吕世成 陈洁

责任校对 杨飏

主编 林舒佳

终审 编委 李荣

相关推荐
多方共话AI场景化应用 双流举办人工智能生态建设沙龙

多方共话AI场景化应用 双流举办人工智能生态建设沙龙

红星新闻网(记者 覃霞)4月29日报道 29日,成都市双流区发改局联合赛迪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集团)四川有限公司主办,成都市双流区经济和信息化局、成都芯谷发展服务局、中科芯未来微电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支持的“跨界融合・创新无界——人工智能场景化应用与产业生态共建”主题沙龙活动在中科芯未来会议厅举办。活

2025-04-30 11:33:00

顺丰2024ESG报告出炉:AI深入绿色低碳应用场景、首创骑手委屈关怀金

顺丰2024ESG报告出炉:AI深入绿色低碳应用场景、首创骑手委屈关怀金

近日,杭州顺丰同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顺丰同城)发布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ESG报告),连续第四年向社会披露可持续发展实践成果。报告从责任治理、绿色发展、员工成长、骑手生态、社会责任、优质服务等多维度呈现公司践行ESG的进展与成效。面对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良好的治理成为企业稳固发展的关

2025-04-29 19:14:00

四川启动2025年度生态质量监测

四川启动2025年度生态质量监测

从四川省生态环境厅获悉,近期,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已全面启动2025年度生态质量监测,计划将对森林、草地、湿地、城乡、农田和水体等近300个生态质量样地开展监测。 数据显示,去年全省组织完成了281个生态样地监测,记录到植物1282种、哺乳类36种、鸟类387种、两栖类27种、蝶类189种,其中发

2025-04-28 20:53:00

为完善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为完善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珍爱和呵护地球是人类的唯一选择。随着全球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能源资源短缺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生态治理成为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

2025-04-24 03:59:00

老河口市竹林桥镇:践行“一线工作法”破难题聚力乡村振兴谋新篇

老河口市竹林桥镇:践行“一线工作法”破难题聚力乡村振兴谋新篇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何主责)张洼蜜薯增收扩产建起了红薯窖、育苗棚,还有了粉条厂。帮企业招工,促村民就业,干部到民营企业点对点服务让双创产业园蓬勃发展。清了河水、绿了青山,春季赏花观鸟时节,不少市民慕名来到西排子河湿地公园,为蒿堰河生态治理成效连连点赞……强产业、优服务、抓治理,在田埂上、

2025-04-23 17: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