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记者 景凌
河南省2025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9%的数据公布后,网络上出现“名义增速仅1.22%”“增量拖后腿”等误读言论,引发争议。
对此,河南省委咨询组研究员、省统计局一级巡视员、经济学家赵德友在接受专访时指出,此类误读源于对GDP核算规则与数据修订机制的不熟悉,河南经济“开门红”的扎实成色需以科学视角全面审视。
【科普】
使用GDP“名义增量”或“名义增速”反映地区经济发展不科学
针对网络争议,赵德友开门见山指出,目前网上的误读言论,主要来源于对相关数据的理解与核算错误。
赵德友提到,统计局发布GDP数据,通常不发布GDP名义增速,只公布按不变价格计算的GDP增速。这是因为使用GDP“名义增量”或“名义增速”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是不科学的。
“‘名义增量’及‘名义增速’包含了实物量变动和价格变动两个因素,因而以此来分析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会出现较大偏差。用一个极端的例子就能说明:假如一个国家出现通货膨胀,这意味着这个国家经济发展出现了大的问题,但是按照‘名义增量’或‘名义增速’去分析,就会形成这个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很高、经济形势很好的判断,这显然跟实际完全背离。所以反映经济增长要使用按不变价计算的GDP增速。”赵德友解释道。
【详解】
拆解GDP核算公式,辨明核算方式
赵德友首先列明了GDP核算公式进行了详细解释:
报告期GDP=基期GDP×GDP可比价发展速度×GDP缩减指数
“GDP缩减指数即是计算GDP增长速度的价格指数,它不是各产业简单地使用同一个价格指数,而是一个产业使用一个价格指数,如计算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使用农产品价格指数,计算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使用工业生产者指数等。”他解释道。
对于网民“用今年一季度GDP总量直接对比去年一季度发布的GDP总量”的计算方法,赵德友直言“存在统计常识错误”。
“我国GDP核算包括季度GDP核算和年度GDP核算,两种核算均分为初步核算和最终核实两个步骤。经济普查后调整年度GDP历史数据,年度核算后调整上年季度GDP数据,是世界各国民经济核算通用做法。在对上年年度GDP数据最终核实后,要对上年四个季度的GDP数据进行常规修订,作为计算今年季度GDP增速的基数,所以直接对比去年发布的GDP数据是不对的,需要对比修订后的GDP数据。”赵德友说。
以修订后的河南2024年一季度GDP总量14208.69亿元进行计算,2025年河南一季度GDP增量达737亿元,名义增速5.2%,在31个省(区、市)中处在较好水平。
“综上所述,河南省一季度GDP绝对量与上年比较的增量,一季度GDP增长速度与价格指数是匹配的,河南经济实现‘开门红’成色很足,坚定扛稳了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责任担当。”赵德友总结道。
来源:顶端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