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优号

预计今年10月竣工!余姚这个公园建设加速推进!

时间:2025-04-08 08:08:00

【来源:余姚发布】

河姆渡考古遗址公园,自去年夏天全面推进建设以来,备受关注。很多人认为,这是河姆渡文化从单一遗址展示,走向“大河姆渡”时代过程中关键的一步。

建设中的河姆渡考古遗址公园

自1973年发现以来,被载入教科书的河姆渡文化,一直在寻找面向大众更好的展示方式。从最开始的出土文物陈列馆,到1993年建成河姆渡遗址博物馆,30多年过去,旧日馆舍逐渐无法满足观众更深入参观、体验、游览的需求。

有数据统计,目前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周末的参观量约为每日3000人次,去年国庆假期“冲”到单日1.5万人次。如何“留客”,并产生适当的经济效益,成为多方考虑、“迫在眉睫”的问题。

河姆渡考古遗址公园设计效果图

据工程方介绍,被寄予厚望的河姆渡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进度目前完成40%,工程部分预计将于今年10月竣工。

姚江边自然生态环境良好

“这里以前是遗址展示区的售票处,现在正在延伸栈道,将重新改成一个连接口。”

“前面会有一道纪念展示墙,把河姆渡文化发现的节点展示出来,一共100多米,现在做了20多米……”

“这片就是未来的核心水域,那边可以观鸟,这里可以体验独木舟,那头可以垂钓……”

进入工地,河姆渡考古遗址公园启动区(一期)参建单位、宁波建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项目施工负责人刘华当起临时“导游”,他眼前和心中,有一张属于河姆渡的蓝图,目前正在“按图施工”。

“这个工程跟一般工程不一样,它涉及考古项目,各级部门非常重视,审批环节非常仔细。而且这片绿地下,就是原来河姆渡先民生活的地方,有些遗址没有‘开发’过,我们也要保护好原来的环境。”刘华表示。

未来的舟楫码头

据了解,自河姆渡遗址发现以来,这一带便没有再进行大规模开发,有意保持其原始自然环境。经过多年的土地涵养、水体保育,姚江边形成了大片的“湿地公园”。工人施工中,经常可以看到白鹭翩飞,野鸭群集。这片“自然”环境,也是河姆渡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基础。

遗址公园项目设计皆有“出处”

目前正在建设的河姆渡考古遗址公园启动区(一期)项目,具体而言,含以水体为主的“河姆渡古今自然环境展示园”,以及原来的室外遗址展示区。建成后,两个片区将融为一体,作为游客参观完室内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后的“补充”,以一个相对独立的室外考古遗址公园形式存在。

根据规划,河姆渡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主要目的是给游客带来更强的考古体验感,增强可看性,目前所有工程都围绕这一目的展开。

比如说,河姆渡出土了很多鸟类形象与纹饰,现场便会打造一个观鸟平台,可看飞鸟翔集;河姆渡人“刳木为舟,剡木为楫”,操舟出行,公园便利用广阔的水域面积,设独木舟体验项目;还有垂钓平台、陶艺教室、观鹿体验……所有的设计皆有“出处”。

为实现这些功能区的打造,施工团队近期对水体进行清淤,修整原有杂木,重新打理苗木,还新建了部分配套用房,含钢结构、木结构建筑,并将园区内所有道路进行了整修。

建设中的配套用房

记者在现场看到,原来可“围观”复原版干栏式建筑木桩的遗址展示区,已进行了重新的规划设计。栈道首尾,新增延伸与衔接,“动线”更加流畅;路边也多了许多说明牌,把干栏式建筑的功能与河姆渡人的生活场景演绎得更加明晰。

阳光下,工人正在林间铺设新的草皮。“春天,阳光雨露滋润,适合草木生长。现在刚铺下看不出,等到五六月份再来,样子就有了。”刘华说。

舟楫制作体验区设计效果图

“风水宝地”承载期待

发现过7000年前史前人类居住的遗址,还经过几十年的水土保育,在河姆渡考古遗址公园启动区(一期)项目管理负责人何杰看来,该公园所在地可谓名副其实的“风水宝地”。

因为没有引进工业项目,河姆渡镇的居民致力于培育农副产品。该镇目前拥有宁波最大的茭白市场,还有大片甲鱼养殖基地。

“我们的工程也要保护这种原生态的状态,一些现代化元素,智能化监控、安全保障设施,均是有限度地加入。”何杰表示。

据了解,目前河姆渡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尚处于施工阶段,等运营单位进驻后,会有更具体的功能区设计。可以“剧透”的是,利用大面积的水域,公园正计划打造多个游船码头,设计环形航线,让主体水域贯通到东北角区域,游客可以去那里看梅花鹿,或者参加篝火晚会。

“除了让游客有沉浸式考古的感受,将来遗址公园还会引进一些研学项目,增加大小朋友及学生群体的自然知识、历史知识。”何杰表示,河姆渡名气大,来的人也多,“希望遗址公园的建成,可以让大家多‘停留’一些时间,也能为当地适当带来一些经济效益。”

大家还在看

来源:中国宁波网

编辑、一审:陈波

二审:杨月云、苏英英

三审:高嘉鸣、杨力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推荐
乡村振兴|乡村“微改造”!沂水道托镇“四小工程”扮靓乡村底色

乡村振兴|乡村“微改造”!沂水道托镇“四小工程”扮靓乡村底色

道托镇以建设“沂水后花园”为目标,聚焦乡村空闲地治理,大力实施“四小工程”,通过建设种植小菜园、游玩小公园、健身小广场、观赏小绿地,精耕乡村“边角料”,绘就乡村幸福景。截至目前,全镇累计改造闲置土地189亩,建成特色菜园326个、口袋公园12处、健身广场46个,惠及全镇群众。盘活“边角料”,打造增收

2025-04-30 14:18:00

“五一”假期港珠澳大桥水域预计发送旅客约20万人次

“五一”假期港珠澳大桥水域预计发送旅客约20万人次

“五一”假期,港珠澳大桥水域将迎来客流高峰。据港珠澳大桥海事局预测,港珠澳大桥水域将有约1400航次客船投入运营,发送旅客约20万人次,客流高位运行。据悉,港珠澳大桥水域的客运船舶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呈现珠海、澳门城市景观及港珠澳大桥风貌的海上观光船,包括海上看港珠澳大桥、湾区海上游、海上实景光影

2025-04-30 10:17:00

当苏绣遇上AI:非遗苏绣变身“毛茸茸”

当苏绣遇上AI:非遗苏绣变身“毛茸茸”

当国家级非遗项目(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姚建萍的作品遇上AI,苏绣变身“毛茸茸”,不敢想实物有多好“rua”,你最喜欢哪个?

2025-04-29 20:40:00

封开人身边的“口袋公园”,小空间里的大幸福

封开人身边的“口袋公园”,小空间里的大幸福

绿色景观、休闲步道、健身器材……地方虽小却功能齐全。近年来,封开县以“见缝插绿”的巧思,盘活闲置地转化为承载民生幸福的“口袋公园”,进一步美化城市景观、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满足周边居民活动交流和休闲游赏的需求,不仅让市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更是成为城市生态与文化交融的亮丽名片。让我们走进这些

2025-04-29 16:38:00

四川启动2025年度生态质量监测

四川启动2025年度生态质量监测

从四川省生态环境厅获悉,近期,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已全面启动2025年度生态质量监测,计划将对森林、草地、湿地、城乡、农田和水体等近300个生态质量样地开展监测。 数据显示,去年全省组织完成了281个生态样地监测,记录到植物1282种、哺乳类36种、鸟类387种、两栖类27种、蝶类189种,其中发

2025-04-28 20: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