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沂客户端讯 7月18日上午10:00,临沂市郯城县马头镇西爱国村东的工地上,气温已达32℃,商砼车、臂架泵车协作高效运行,工人们忙碌有序施工,大荣坚果炒货食品产业园项目正在加快建设。“项目一期配套建设冷库、检验等设施,建成后可实现统一供水、供电、供气、供油,入驻企业15家,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推动食品产业升级。”西爱国村党支部书记王从金兴奋地说。
近年来,马头镇以“食品加工”为笔,以“集群集聚”为墨,深耕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通过“一镇一品”战略引领、多业态协同发力、园区化集群发展,全力打造多样化“新”食品高地,让小食品做出大文章,让传统产业焕发新动能。
坚果炒货“挑大梁”,筑牢产业根基
走进马头镇的坚果炒货生产车间,机器轰鸣中,一粒粒花生经过筛选、油炸、调味,变身成为畅销全国的“黄金豆”。依托鲁南苏北较大花生集散地的区位优势,马头镇的坚果炒货产业早已从“小作坊”迈向“大集群”——全年产量达35万吨,年产值46亿元,81家坚果企业星罗棋布,其中10家企业日产量超20吨,上下游带动5000余人就业。
“我们的油炸黄金豆,在全国市场占比超过95%!”郯城优客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刘艳山指着新上的生产线自豪地说。如今,马头的油炸花生米、蚕豆、花生碎等产品不仅铺满全国货架,更带动了包装彩印、干燥剂、仓储物流等配套产业“抱团生长”,形成了从原料采购到终端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面对市场波动,马头镇创新“抱团取暖”模式。2024年,该镇规划建设总投资12亿元的大荣坚果炒货食品产业园。产业园建成投用后,将吸纳60余家企业“退村入园”,形成产业联盟。“以前单打独斗怕风险,企业入园后共享仓储、物流,还能联合对接鲁花、中粮等上游企业,底气足多了!”郯城县炒货坚果协会会长王从玉感慨道。据规划,该园区有望实现年产值50亿元,让“小花生”真正长成“大产业”。
多元业态“齐发力”,拓宽发展维度
马头镇的食品产业版图,远不止于“粮头食尾”的坚果炒货。围绕“畜头肉尾”“农头工尾”,该镇深耕花生制品、饮品、休闲食品、预制菜“三品一菜”赛道,推动多业态协同发展。

在“畜头肉尾”领域,瑞德发食品的车间里,白羽鸡经过屠宰、加工,变身成便捷的鸡肉调理品和预制菜,端上千家万户的餐桌;“农头工尾”赛道上,纯乐美食品、三角形饮料将新鲜牛奶加工成风味各异的乳制饮品,让“牧场到餐桌”的增值路径愈发清晰;休闲食品领域,亿诺食品、惠客食品等老牌糖果企业主动求变,针对年轻消费者口味创新产品,通过品牌升级打开新市场。
而投资在建的浙南智造产业园,已吸引6家浙江温州企业入驻,达产后将年产4万吨卤制品,年产值6亿元,新增就业岗位500余个。从坚果到卤味,从乳制品到预制菜,马头镇的食品产业正以“多样化”姿态,构建起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
创新赋能“添活力”,激活集群动能
“每天网销万件坚果,直播间里的‘黄金豆’一分钟能出几十单!”马头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徐加龙的话,道出了电商为传统产业注入的新活力。近年来,该镇紧抓电商风口,通过普惠服务试点、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培育出50余家电商企业、10名百万级粉丝网红,今年网上销售额有望突破20亿元。镇领导班子成员则化身“好物推荐官”,借观摩会、节庆活动推介本土产品,让马头食品从“地域特色”走向“全国爆款”。

创新不止于销售端。大荣坚果产业园建成投产后,标准化生产线将取代传统作坊,产品检测、质量追溯体系也将实现全覆盖,推动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迈进;浙南智造产业园聚焦“智造”,引入先进加工技术,让卤制品在保留风味的同时更符合健康标准。“从‘卖产品’到‘树品牌’,从‘单打独斗’到‘集群作战’,我们靠的就是科技和模式创新。”王从金说,如今村民在家门口的产业园就业,日子越过越红火。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食品产业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向现代化、高端化、集群化、绿色化转型。”马头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壮大大荣坚果、浙南智造等产业园,招引更多头部企业完善产业链,强化品牌营销,做好食品加工增值大文章。
从一粒花生到亿元赛道,从单一产业到多元集群,马头镇正以“多样化‘新’食品高地”为支点,撬动乡村振兴的新动能。这里的每一份匠心制作,都在书写着“产业兴则百业兴”的生动实践,一幅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画卷,正在古郯大地徐徐展开。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圣宇 孙锐 胡得理 通讯员 王廷顺
编辑:张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