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优号

上海医学专家牵头破解“沉默肿瘤”诊疗困局,绘制全球首张“全息图谱”

时间:2025-04-04 15:34:00

今天(4月4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传来消息,该院院长虞先濬教授团队联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长海医院、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历时五年研究,成功绘制全球首张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瘤多组学全景图谱,并根据图谱突破性提出这种“沉默肿瘤”的分子分型框架、预后模型和靶向-免疫治疗新策略,为临床精准诊疗提供了重要依据。国际顶级肿瘤学期刊《癌细胞》(Cancer Cell)同日发表该项重要研究成果,影响因子为48.8分。

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瘤缺乏精准治疗依据

神经内分泌肿瘤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这种细胞遍布人体各处,胃、肠、胰腺等消化系统最常见,在我国患者中发生在胰腺部位的最多。

胰腺神经内分泌瘤是发生在胰腺的第二大常见肿瘤,约90%为无功能性。这类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瘤早期没有症状,因而也被称作“沉默的肿瘤”。其中约半数患者确诊时已发生转移,特别是肝转移,且接受根治手术后也有不少患者容易复发,在临床上缺乏有效预测预后的分子标志物,综合治疗疗效有待提高。

更关键的是,胰腺神经内分泌瘤的复杂性如同一部加密的“天书”,其高度异质性和治疗困境长期困扰医学界,进而导致无功能性的胰腺神经内分泌瘤缺乏精准治疗依据,患者术后是否需要辅助治疗和随访周期并不确定。

此外,现有的药物治疗方案,多数仅能改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对总体生存期的改善有限。因此,亟需对无功能性的胰腺神经内分泌瘤的分子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全球首张“全息图谱”破解沉默肿瘤密码

历时五年攻关,虞先濬教授团队联合多中心研究团队,整合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和磷酸化修饰组四种组学数据,绘制了全球首个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瘤蛋白基因组学全景分子图谱。

团队通过对108例中国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瘤患者开展全外显子组、转录组、蛋白质组及磷酸化修饰组的多维度整合分析,绘制出全景分子图谱,揭示了MEN1、ATRX、DAXX基因突变通过干扰染色质结构稳定性和激活mTOR通路驱动肿瘤恶性演进的机制。

研究团队还通过MEN1基因条件性敲除小鼠模型,验证了MEN1缺失触发代谢重编程和增殖信号交叉激活的恶性循环,从而导致染色体分离至关重要的CENPV蛋白下调,填补了该领域机制研究的空白。

另外,CDK5、WASL等基因的拷贝数扩增被发现为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瘤生长的驱动因素,有望成为靶向治疗的潜在“靶标”。

筛选“靶标”建立预后模型,预测患者生存预后

研究团队发现,在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瘤患者的临床诊疗中,传统肿瘤分期及病理分级难以满足个体化治疗的需求。

为解决这一临床困境,研究团队基于海量蛋白质组数据,利用前期研发的ReProMSig平台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筛选出GNAO1、INA、VCAN三个蛋白质,构建了预后标志物特征谱和预后模型,为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瘤的预后判断提供了重要工具。

该模型在包含345例患者的四组独立队列中均展现出优良的预测效能和区分效果:高危患者五年生存率仅51.4%,而低危组高达97.8%。更具临床意义的是,研究团队还证实分泌蛋白VCAN在患者血浆中的浓度与肿瘤进展显著相关,这一发现有望推动诊疗模式从“有创组织活检”向“无创血液检测”跨越。

“四分型”策略开启个体化精准治疗时代

研究团队进一步通过蛋白质组学特征聚类分析,将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瘤患者划分为四种分子亚型,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按图索骥”的精准路线。

其中,C1亚型的肿瘤以免疫抑制微环境和EMT通路激活为特征,患者预后最差,急需探索免疫联合疗法;C2 亚型表现出异常活跃的氧化磷酸化活性; C3亚型由MYC 异常激活和失控的细胞周期信号主导;C4 亚型则在VHL突变驱动下形成独特的缺氧生态。

研究团队后续的药物研究证实了“四分型”的准确性。基于各亚型特异激活的蛋白激酶和表达/活性上调蛋白,团队利用患者来源类器官(PDO)开展了药物筛选并利用患者来源肿瘤异种移植模型(PDX)进行验证,证实CDK5抑制剂可抑制四种分子亚型的肿瘤生长;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如心血管疾病经典药物盐酸胺碘酮)与 CDK5 抑制剂两药联用在C2亚型中表现出更好的抑瘤效果;目前临床运用的mTOR 抑制剂可较好抑制C4 亚型肿瘤。这些证据显示,基于“四分型”的“分型而治”策略,为个体化精准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肿瘤医院院长虞先濬教授表示,该研究是国际上首次大规模对胰腺神经内分泌瘤临床队列开展的多组学综合分析,研究成果为无功能性的胰腺神经内分泌瘤的发病机制解析、预后预测、分子分型及个体化治疗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有望推动胰腺神经内分泌瘤研究领域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虞先濬教授带领团队不断探索和技术创新,从胰腺神经内分泌瘤的手术方式选择、淋巴结清扫范围以及复发转移预测三方面入手,形成了完善的胰腺神经内分泌瘤个体化治疗新策略,实现了术前精准预测淋巴结转移风险,术中肿瘤微创精准切除,规范淋巴结清扫范围,最大程度保留胰腺功能,术后甄别高危复发转移人群,进行个体化随访治疗。系列研究成果获得首届“上海市级医院临床创新奖”等多项荣誉。

原标题:《上海医学专家牵头破解“沉默肿瘤”诊疗困局,绘制全球首张“全息图谱”》

栏目主编:樊丽萍

来源:作者:文汇报 唐闻佳 通讯员 吉顺荣 王广兆

相关推荐
稳就业、提质量,淮安政协交出亮眼 “民生答卷”!

稳就业、提质量,淮安政协交出亮眼 “民生答卷”!

核心阅读:从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到完善就业支持政策,从提升劳动者综合素质到加强劳动者保障,从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难题到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委员们发言越来越积极,部门回应也越来越主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我们要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拓宽

2025-04-29 12:38:00

仓上镇“三精准”推动耕地核查工作提质增效

仓上镇“三精准”推动耕地核查工作提质增效

【来源:安康市白河县人民政府_镇情动态】为全面落实耕地保护责任,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仓上镇以“精准指导、精准发力、精准核实”为抓手,扎实推进耕地核查工作,确保耕地数据真实准确、问题整改到位,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资源保障。 精准指导,强化组织保障。坚持高位推动,成立以镇主要领导为组长的耕地核查工作专班

2025-04-26 04:09:00

【紫牛头条】甲骨文“活”成了小动物!这支创意团队让古老文字萌出圈

【紫牛头条】甲骨文“活”成了小动物!这支创意团队让古老文字萌出圈

近日,这样一条关于“野生甲骨文”的视频火遍全网:“犬”字酷似一只只小狗奔跑在山间草地,“羊”字是山羊弯曲的犄角特写,“牛”字是水牛低头时的双角轮廓,圆滚的小猪侧影与"豕"字如出一辙……当可爱的小动物们遇见甲骨文,网友们直呼:“太萌了,老祖宗的智慧在此刻具象化!”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联系到视频制作团

2025-04-25 22:31:00

肝衰竭患者出院猛洗八桶衣物致病情反复 医生:肝病康复期需严格休养

肝衰竭患者出院猛洗八桶衣物致病情反复 医生:肝病康复期需严格休养

近日,长沙市第一医院接诊了一位肝功能指标再度异常的患者李阿姨,原因竟是她在出院当天连续清洗了八桶衣物并大扫除,导致本已好转的肝功能再度受损。感染科肝病中心三病区主任、主任医师杜杰介绍,李阿姨是一名肝功能衰竭的患者,在长沙市第一医院感染科肝病中心三病区系统治疗一段时间后,肝功能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正常,身

2025-04-25 13:41:00

实战演练+精准勘测!烟台黄渤海新区筑牢森林“防火墙”

实战演练+精准勘测!烟台黄渤海新区筑牢森林“防火墙”

大小新闻客户端4月23日(YMG全媒体记者 纪殿国 通讯员 曲彦洁 张晓瑛 摄影报道)连日来,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消防救援大队联合辖区镇街防火队,开展山林道路水源应急保障前置摸排行动,对辖区17座重点山林进行全方位“体检”,精准掌握水源分布与道路状况,筑牢森林防灭火安全屏障。实地踏勘 摸清水脉“路网”

2025-04-23 17: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