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优号

宁夏故事 | 露珠未干,宁夏蔬菜已速递迪拜

时间:2025-07-04 12:56:00

近日,一家商务有限公司的工人们将一箱箱带着露珠的豆角、茄子打包装箱。这些蔬菜将开启一场“鲜味速递”——从宁夏到迪拜,从贺兰山下到波斯湾畔,跨越5000公里,全程仅需48小时。

新接堡村的蔬菜大棚内,村民商量怎么更好地给现摘的茄子保鲜。

出货——前24小时争分夺秒

6月25日5时,吴忠市利通区东塔寺乡新接堡村的大棚里一片忙碌景象,这里是宁夏锦瑞合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种植基地。“露水一干,鲜度打八折!今天,我们要完成茄子和豆角的采收,这些带着晨露的蔬菜将在48小时内现身迪拜商超的货架,其中售价最高的蔬菜达每公斤25迪拉姆(约50元人民币)。”采收工李秀琴说。

宁夏年均超3000小时日照与15℃昼夜温差,赋予蔬菜独特的脆甜口感。2024年,宁夏冷凉蔬菜出口额达4.2亿元,覆盖15个国家;2025年一季度出口额突破1亿元,同比激增75.2%。其中,宁夏产的菜心是中东市场的“明星单品”,价格是国内的10倍。

14时,银川海关所属兴庆海关的车辆准时赶到锦瑞合源。稽查科副科长陈邦杰与同事欧嘉玮对即将出口的冷凉蔬菜现场查验,查看外观品质、称重数量,检查是否携带泥土枯叶和昆虫等。得益于银川海关开通的鲜活易腐农产品“属地查检绿色通道”,将原本3天的查检流程压缩至1天。与此同时,针对企业首次出口经验不足的情况,兴庆海关“专员制”量身定制服务方案——从种植源头管控到包装标识规范,提供全流程技术支撑。

“从田间到机场,我们实行无缝对接,确保2小时内完成全部查验流程。”陈邦杰介绍,预约查验、优先检测、快速出证环环相扣。为助力宁夏特色农产品进一步扩大出口,银川海关成立了促进“六特”等优势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发挥海关政策指导、监测预警和技术服务优势,动态调整优势特色产业“一企一策”工作方案,根据企业需求提供“点单式”政策宣讲和“清单式”定制化监管服务。

午后,锦瑞合源的冷链包装车间进入“决战”时刻。工人们将饱满圆润的茄子分拣装箱。箱内温度计显示:全程0℃—4℃。“这是冷凉蔬菜保持品质的‘黄金温度’。”锦瑞合源负责人马添锦告诉记者,采收后2小时内必须进库,不然蔬菜品质会骤降。

自2016年建成全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示范省区,宁夏累计建设田间冷链设施1245个,配备冷链车200余辆。这些散布田间的“移动冰箱”将运输损耗率从30%压至5%以内。

17时,最后一批贴有中阿双语标签的货箱装入冷藏车,随后驶往银川河东国际机场。

宁夏锦瑞合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冷链包装车间里,工人在挑拣豆角。

通关——后24小时的一路绿灯

“我们实行‘5+2’全天候通关,鲜活农产品随到随办。”银川海关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系统自动比对检测数据和申报信息,不到5分钟便能完成审核。

为应对中东市场的紧急订单,银川海关开展一对一专业辅导,提供从种植备案到通关放行的“一站式服务”。“企业只需通过‘单一窗口’提交电子数据,我们就能完成检疫审批、证书签发等全部流程。”该负责人展示着刚刚生成的电子证书,这份通过区块链技术加密的文件,在迪拜海关可实现秒级验核。

6月26日凌晨,机场冷库内海关关员核验货证后,为集装箱贴上电子封识。这批蔬菜即将搭乘川航3U3781航班,于当天15时35分起飞,约8小时后到达迪拜国际机场。

同样,这条“空中丝路”承载着巨大期望与挑战:银川—迪拜航线每周仅1班,腹舱载货量不足8吨。2024年,宁夏通过该航线运输蔬菜133吨,实际需求量却高达2600吨——运力缺口明显。

“客运航线班次少、仓位小,运量远远不能满足迪拜市场对宁夏冷凉蔬菜的需求。现在银川—迪拜航线每周发一次,每次仅能运输三四吨,而来自迪拜合作的要求是一周50吨。还有很大的缺口要补。”宁夏兴耘田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魏文涛介绍,面对巨大的缺口,兴耘田也在积极寻找突破的方向。目前正在筹划上新设备,通过真空预冷技术,带设备走海运,如果试水成功将开辟出新的“出海”方式。

银川海关同步发力,通过RCEP原产地证书签发助力企业享惠——截至2025年6月,签发证书超2400份,为企业减免关税超5000万元。银川综保区创新实施“区内直转”模式,非保税货物转保税仓储的手续从半天压缩至20分钟,物流成本直降40%。

阿联酋地处沙漠地区,尤其是夏季高温湿热,降雨量稀少,不适合大规模种植绿叶蔬菜。近年来,从中国进口的冷凉蔬菜,极大弥补了当地蔬菜的不足。迪拜一家超市的负责人表示,这些从中国空运来的蔬菜都是48小时内完成从采摘到上货架的全过程,最大程度地保证产品新鲜。

在这场“生鲜马拉松”中,科技是最强的“加速器”:真空预冷技术锁住了蔬菜的鲜嫩,智慧监管打通了通关的堵点,冷链物流网络构建了保鲜的屏障。而政策则是最有力的“助推器”:RCEP协定降低了关税壁垒,“一带一路”倡议拓宽了市场空间,海关的绿色通道降低了时间成本。

“宁夏蔬菜的成功出海,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生动实践。”银川海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优化监管服务,助力更多“宁字号”农产品走向世界,让中国味道香飘“一带一路”。

冷链包装车间里,工人将出口迪拜的茄子装箱。

【记者手记】

鲜,不仅仅是自然的馈赠

在东塔寺乡新接堡村的大棚里,指尖拂过黄瓜上细密的小刺,记者忽然想起电视剧《长安的荔枝》中那句“一日色变,两日香变”。千年后的今天,同样的保鲜战役正以科技与协作的力量重写结局——只是这一次,露珠未干,宁夏蔬菜已跨越5000公里,现身迪拜的货架。

凌晨5点的采收现场,李秀琴告诉记者:“新鲜是咱们蔬菜扬名的命脉。”而出发前的机场货舱内,工作人员紧盯的却是停机坪上近40℃高温对货舱恒温的威胁。在这条48小时的链条上,每个参与者都如精密齿轮般咬合:海关关员在田埂边现场查验,冷链车司机计算着从冷库到机坪的最短路径……当记者跟随蔬菜辗转于田间、车间、机场,最深的感触是:“鲜”不仅仅是自然的馈赠,还是数不清的双手托举的奇迹。

此刻才真正理解,为何兴庆海关能将单批货物通关时间压缩至24小时。这些细节背后,也是我区现代农业从“埋头种地”到“抬头看路”的蜕变。

暮色中,再访东塔寺乡新接堡村的蔬菜种植基地,村委会主任毛生学告诉记者:“以前种菜愁销路,现在操心不够卖!”

据介绍,在迪拜温超超市,宁夏菜心价格虽高,但仍被当地居民抢购一空。更触动记者的是餐厅老板哈迪的故事——因怀念在西安工作时吃到的中国蔬菜滋味,他专程进口宁夏上海青开发菜品,如今每日售出4箱。返程航班上俯瞰贺兰山,突然懂得:露珠连接的不只是两个地理坐标,更是沙漠中对绿叶菜的渴望与黄土高原对致富的期盼。(宁夏日报记者 王瑞 文/图)

相关推荐
宁夏故事 | 露珠未干,宁夏蔬菜已速递迪拜

宁夏故事 | 露珠未干,宁夏蔬菜已速递迪拜

近日,一家商务有限公司的工人们将一箱箱带着露珠的豆角、茄子打包装箱。这些蔬菜将开启一场“鲜味速递”——从宁夏到迪拜,从贺兰山下到波斯湾畔,跨越5000公里,全程仅需48小时。新接堡村的蔬菜大棚内,村民商量怎么更好地给现摘的茄子保鲜。出货——前24小时争分夺秒6月25日5时,吴忠市利通区东塔寺乡新接堡

2025-07-04 12:56:00

镜头连中外|48小时“鲜”达 岭南荔枝香飘迪拜

镜头连中外|48小时“鲜”达 岭南荔枝香飘迪拜

这是6月5日在广东茂名高州一处果园拍摄的挂满荔枝果的荔枝树。荔枝作为最难保鲜的水果之一,对运输的要求极高。在锁鲜技术和航空运输的助力下,荔枝在热销国内市场的同时,海外市场也在不断扩大。在阿联酋,刚刚抵达迪拜机场的中国岭南荔枝,仍带着新鲜清香,便迅速登上了温超集团超市的果蔬货架,确保荔枝48小时内完成

2025-06-28 11:14:00

宁夏金凤区:社区能人“金钥匙”打开基层治理“同心锁”

宁夏金凤区:社区能人“金钥匙”打开基层治理“同心锁”

居民自己推荐、社区主动发掘,把有本事、有热心的能人从街头巷尾、烟火日常里“挖”出来……宁夏银川市金凤区瞄准社区能人“宝藏”,搭建“社区治理能人库”,让社区能人发光发热,把群众的难事变成了暖心事。走进金凤区紫馨苑社区,几张熟面孔总在街坊邻居最需要的时候出现。退休法官胡普选就是个“爱管闲事”的热心肠。楼

2025-06-27 13:05:00

江门首艘直航港澳籍维修船舶在新会口岸顺利通关

江门首艘直航港澳籍维修船舶在新会口岸顺利通关

记者23日从江门海关获悉,近日,一艘港澳籍维修船舶首次通过直航运作模式,顺利抵达新会口岸并完成入境通关手续。这标志着港澳籍船舶直航入境维修试点成功落地江门,为江门乃至粤西地区船舶维修业对接港澳开辟了高效便捷的新通道。据介绍,为确保这一业务模式顺利实施,江门海关提前介入,积极对接地方政府商务部门及相关

2025-06-23 20:45:00

10人携带3086个泡泡玛特玩偶入境!昆明海关:已立案处置!

10人携带3086个泡泡玛特玩偶入境!昆明海关:已立案处置!

【来源:春城晚报】近日,昆明长水机场海关查获违规携带泡泡玛特玩偶427盒,共计3086个。昆明长水机场海关关员在昆明机场口岸旅检通道进行监管查验时,在同一架进境航班的10名旅客行李物品中连续查获超量携带的泡泡玛特玩偶427盒,共计3086个。据旅客自述携带上述物品目的是为代购谋利,分散携带企图逃避海

2025-06-22 11: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