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若郡 通讯员 姬媛媛
5月2日,暮色四合,安阳市文峰区光华路街道广厦新苑A区的广场上,69岁的杨武装和往日一样,揣着一本巴掌大的二联单,蹲在临时摊位前和小贩“较真儿”:“老张,今儿你用的是3号位,需要交100块。”
他利落地写好单据,上边一联递给摊主,蓝色复写纸下的另一联,“摊位费100元”的字迹清晰可见。
杨武装是小区里出了名的“热心肠”,退休后,他成了广厦新苑A区物业管理委员会的一员。
老杨的“较真儿”,源于安阳市推出的“业账社管”新举措。
为提升城市社区治理效能,破解物业乱收费等乱象,安阳市出台《关于对辖区小区自治组织委员会财务账户和公章印鉴进行提级管理的实施办法(试行)》,推行“一小区一账户”和“小区银行账户小区公章印鉴由社区代为管理监督”,即“业账社管”。
“物业领域已经成为城市基层治理效能的‘晴雨表’。”在安阳市委组织部组织三科科长张浩翔看来,推行“业账社管”,是为了给小微权力“上锁”,对小区自治组织进行有效监管。
在广厦新苑A区,物业管理委员会的抽屉里有3样东西:连号二联单、盖章登记簿、财务收支明细表。
“每天我都会把开具的单据发送到小区民主监督群,二联单连号不连号、有没有私下收费,随时接受大家监督。”老杨告诉记者。
有钱就容易有纠纷。钱,从哪里来,怎么花、花在哪?
指着广厦新苑A区的财务收支明细表,社区党总支书记李静介绍:广告牌占位费收入17600元;2部饮水机占位费收入2400元……每一笔都记录得明明白白。
一本“账”里,有进有出。怎么更好地把钱花在居民的心坎上?治理的“绣花针”,还在往更细处寻。
“我们探索建立了‘1+3+N物业联席协商会议’制度,1是指社区党总支书记,3是指社区居委会、物业企业和物管会这三方,N是指社区民警、议事代表、法律顾问或‘两代表一委员’等。”李静告诉记者,联席协商会议每个小区每个月至少召开一次,钱怎么花,大家就在这个会上商量着办。
在财务收支明细表的支出栏里,2024年干了啥,一目了然。升级南北大门刷脸系统2740元,居民进出更方便了;更换铁艺大门16462元,小区安保升级……
“每半年,我们会把收支整理成台账,进行公示。”李静说,“收入在哪里,支出在哪里,业主心里都有数。”
前不久,安阳市还举办了全市基层高效能治理暨物业管理工作现场观摩会,“业账社管”的工作方法在全市推广。
傍晚时分,老杨把当天收取的350元摊位费存进社区代管账户。“杨叔,您这劲头儿比自家存钱还仔细!”李静打趣道。
老杨提了提嗓门:“公家的钱,差一分都是窟窿。你看,咱们的二联单,从未断过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