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越来越多孩子因为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写字姿势歪斜等不良用眼习惯而患上斜视,但因初期症状隐蔽,许多家长误以为“长大自然好转”而延误治疗。暑假期间,江门爱尔新希望眼科医院接诊了不少因斜视问题前来就诊的孩子。斜视究竟是如何造成的?又该如何预防?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走进医院,与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
什么是斜视?为何发病率升高?
“其实斜视就像眼睛里的‘小淘气’,本该齐心协力看东西的双眼,突然有一个‘开小差’,导致两只眼睛不能同时聚焦到一个目标上。”江门爱尔新希望眼科医院综合门诊主任、眼科副主任医师李冬莲解释道。以前孩子户外活动多,眼睛能得到充分放松,而如今孩子们长期沉浸在手机、平板、电脑前,眼睛肌肉疲惫不堪,再加上写作业姿势不正确,就容易引发斜视。有些家长还以为孩子总歪头、眯眼是习惯问题,殊不知这样很可能错过最佳治疗期,给孩子带来严重影响。
此外,很多人会误以为斜视就是“斗鸡眼”。事实上,斜视的类型多样,不止“斗鸡眼”。斜视分为四大类型。除了常见的“斗鸡眼”,即内斜,还有“瞟天眼”(上斜)、“散伙眼”(外斜),甚至有一种“变脸眼”——间歇性斜视,只在疲劳时出现。不同类型的斜视表现各异,对孩子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家长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斜视?
李冬莲介绍,判断斜视的方法并不复杂,家长们在家就能操作。比如,晚上可以用手电筒在正前方照孩子眼睛,正常情况下,两个瞳孔反光点应该在正中间。还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在孩子不注意的时候,用手机开闪光灯拍照,这对于有时斜、有时正的间歇性外斜视尤为适用。要是发现有个光点“跑偏”,或者孩子总爱歪头、揉眼,看东西还容易凑近,那就得赶紧带孩子来医院检查。
李冬莲特别提醒,3至6岁是治疗斜视的黄金期,若拖延过久,不仅影响孩子的颜值,还可能导致弱视、视功能异常,甚至让孩子产生心理自卑,对孩子未来考驾照、当飞行员等梦想造成阻碍。
面对斜视手术,许多家长担心风险问题。李冬莲表示,目前该院采用的是微创技术,切口小、恢复快,手术过程中还有精密仪器保驾护航,安全性很高。
据介绍,江门爱尔新希望眼科医院的专家团队包含8名医生,其中正副高/硕导3名,硕士1名、主治医师3名,下属还有高级验光师及专业视训师。该院可开展斜视手术、后巩膜加固术、眼球震颤手术、儿童眼病手术、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临床应用、弱视训练、视功能训练、视认知训练及低视力康复等多项业务,已经帮助上千个孩子成功“正眼”,不少小朋友术后第二天就能活蹦乱跳,视力也逐步恢复正常。
值得注意的是,手术并非一劳永逸,术后训练同样关键。“手术只是治疗斜视的第一步。”李冬莲解释,术后,医院会为孩子制定专属的视觉训练方案,这就像是给眼睛“健身”,能够巩固手术效果。经过术后训练,孩子们的视力、视功能会逐步改善,性格也会变得自信、开朗。
李冬莲提醒,家长也要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每天保证2小时户外活动,远离“电子保姆”,多吃胡萝卜、蓝莓等对眼睛有益的食物。
斜视不仅影响孩子的外观,更关乎孩子的视力健康和未来发展。守护孩子清晰“视”界,别让斜视偷走他们的童年!如果你也担心孩子的眼睛健康,这个暑假,不妨带孩子来江门爱尔新希望眼科医院做一次全面检查!专业团队、贴心服务,让每一双眼睛都能“正”视未来!
撰文/出镜:吴惠芳
摄影/剪辑:熊毅
【作者】 吴惠芳;熊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